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薄墩W站發展指引》自發布以來,遵循“集約共享,創新發展”的文件精神,全國各地正加速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和智慧化應用。截至2017年9月份,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29431家,其中,國務院部門及其內設、垂直管理機構政府網站1972家,省級政府門戶網站32家,省級政府部門網站2501家,市級政府門戶網站531家,市級政府部門網站15219家,縣級政府門戶網站2770家,縣級以下政府網站6406家,較之兩年前減少了5萬余家?!爸亟ㄔO輕應用,重形式輕內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各地政府都在堅持問題導向,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上下功夫,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積極作為,真抓實干,讓國民切實感受到“互聯網+政務服務”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
建設網上政府,網站是“標配”。多年來,在各地區各部門的信息化建設發展中,政府網站順應時代潮流,打下較好的基礎,總體處于“合格達標”水平。但隨著互聯網不斷迭代升級,公眾對電子政務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要達到公眾心目中“優質高效”的定位,政府網站還有不少提升空間。過去,由于資源分散、缺乏整合、力量不足,許多政府網站存在更新不及時、信息不準確、互動不回應、服務不實用等問題,淪為“僵尸網站”。去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對全國政府網站的建設發展作出規范,其中特別提到: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優化技術、資金、人員等要素配置,避免重復建設,直指一些網站建設“人無我有,人有我更多”的心態。此次北京市率先精簡網站數量,對網上政務“提質增效”,是檢驗相關政策成色的一項重要舉措,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和價值。
政府網站建設首先要有“集約共享”思維。
隨著政府公共服務觸網,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單位都建立了門戶網站,這本是提高透明度的好事,但由于很多網站沒有考慮實際需要,只是為了“裝點門面”,導致網站數量泛濫,“有網站而無服務”;另一方面,各部門都開設網站,導致了“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等信息碎片化現象,比如被公眾詬病的“奇葩證明”,就是因為政務信息不能共享,戶籍、就業、生育、婚姻等信息分散,只能通過各種循環重復證明來驗證真偽。面對這些問題,首先要將數量“集約化”,規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只開設一個網站,所屬部門、單位通過上級單位網站開展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政務宣傳等;此外,還要將信息“共享化”,要構建共享共用的全平臺統一信息資源庫,按照“先入庫,后使用”原則,對信息統一管理,實現統一分類、統一調用、統一監管。
政府網站建設還要著眼于群眾“獲得感”,在服務質量的提高上下功夫。
說到底,政府網站是為了方便群眾辦事,但從國務院辦公廳對政府網站的幾次抽查情況來看,很多都只錄入官方資訊,大眾關心的政策信息和實用信息少之又少;還有網站沒有專人運營和維護,辦事界面和入口難找,互動不及時,且沒有受過培訓,對群眾留言的回復也不到位。這就需要提高責任意識,從“學網、懂網、用網”的高度出發,致力于將其“給領導看”轉變為“給群眾用”,如搭建統一的互動交流平臺,實現留言評論、在線訪談、征集調查、咨詢投訴和即時通信等功能;另一方面,應該實現專人運營和維護,對電子政務平臺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定期整理網友的咨詢并答復內容,對有參考價值的政策建議按程序轉送業務部門研究辦理;還要引入民意監督機制和第三方評價機制,實現政務網站的持續提升。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碑斍?,除了政府網站,政務APP、微信公號等電子政務的發展也一片繁榮,但無論渠道和形式怎樣擴張,電子政務的目標都應該是建成百姓喜聞樂見的溝通和辦事渠道。就政府網站而言,在數量形式上瘦身,在服務品質上升級,才更符合大家對網上辦事的需要。
大連公眾信息產業集團是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服務提供商,是以信息產業為核心、具有現代化企業管理機制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承擔單位。集團旗下大連百川高科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專注于電子政務領域的軟件與信息服務,多年來為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等單位信息化建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與服務,嚴格遵循《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同時提供敏感信息過濾功能便于政務輿情監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另外,對平臺中的數據分析系統將利用大數據計算對各項數據進行全方位的統計分析和評估,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百川公司一如既往專注電子政務領域不斷創新研發,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解讀國家政策文件,積極配合各地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方式轉變,提高電子政務集約化建設和管理水平,協助政府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堅持“成功源于共享,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理念,助力各級政府網站實現集約化建設和智慧化應用。